首页

sm国产调教片 百度云

时间:2025-05-29 05:25:21 作者:新四军老战士沈如峰战地日记等实物资料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浏览量:10988

  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 应妮)“新四军老战士沈如峰战地日记等实物资料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仪式”26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白玉厅举行,新四军老战士沈如峰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地日记、与家人的往来书信等相关实物资料共21件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新四军老战士沈如峰的部分战地日记。 中国国家博物馆供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罗文利表示,这批实物资料中的战地日记记录了沈如峰以战地记者身份参与莱芜、孟良崮、淮海等多场战役的经历,是研究解放战争史的重要一手史料;战地书信聚焦时局分析与革命思考,彰显了书写者的家国情怀;较为罕见的《拂晓报》社徽章填补了国家博物馆馆藏空白。它们的入藏对丰富馆藏、保存历史记忆意义重大,希望更多革命亲历者及后人将珍贵文物捐赠国家收藏,以发挥革命文物存史证史、资政育人的作用。

  捐赠者沈卫平介绍了战地日记的发现整理过程,并对中国国家博物馆对这批实物资料的重视和收藏表示感谢。他表示,沈如峰战地日记等的入藏是国家博物馆重视革命文物的体现,希望这次仪式能够推动大家对革命文物征集与保护的关注。

较为罕见的《拂晓报》社徽章(中)填补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空白。 中新社记者 应妮 摄

  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陈昊苏、中宣部出版局原副局长刘建生、北京新四军研究会秘书长杨抗美等人在发言中也分别谈到战地日记在内的实物资料的重要价值和入藏意义等。(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新健康 | 阿斯利康中国总裁接受调查 传企业员工遭业内“拉黑”

1959年,金涌作为随行翻译第一次与钱学森相见。“我那时才20来岁,刚刚留学归国,能见到钱先生并担任他的翻译,是件非常荣幸的事。”

国家消防救援局:督改占堵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问题376万余处

全球安全倡议旨在消除国际冲突根源,完善全球安全治理,鼓励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为动荡变化的世界带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促进世界持久和平与发展。在非传统安全方面,中国支持各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性挑战。

藏在江南古镇里的“世遗”:古典园林 水韵悠悠

近年来,国网朗县供电公司认真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以提升服务为抓手,持续优化用电环境,落实落细惠民政策,专门设立24小时外线电话,每天由专人轮流值班,对接3组抢修队伍,及时解决县城及周边村庄输配电线路跳闸事件及较偏远地区用户的居家用电问题。

乌克兰首次公开承认:使用美制武器越境袭击俄罗斯

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的工业富联展区,展示着智慧出行、绿色算力、工业元宇宙、高端智能制造、智慧工厂、绿色双碳、智慧家居等七大场景,充满科技感、未来感。

四川一卫生院职工用生理盐水冒充HPV疫苗 警方通报

环境史学者特别重视跨学科尤其是与自然科学的交叉研究,因为他们认为人类历史不仅是人类社会内部演化的结果,更是人类与自然界其他要素互动的产物。这就大幅增加了研究的难度,比如环境史关注气候和海洋环境变化等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也意识到近代以来人类干扰自然环境的能力大大提升。但是自然要素在多大程度上左右人类历史?它们又以何种方式具体影响历史进程?反之,就自然环境变化来说,工业革命以来人为活动的影响是否真如“人类世”(Anthropocene)支持者所强调的那样,已超越大自然的内在变化,种种立论背后的科学依据究竟如何得出、是否可靠,历史学者知之甚少。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